原标题:绿满汴梁苍翠万顷 生态园林花香四季——开封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展示
北依黄河,这里留存永恒的文明印记,八朝建都,这里拓印4100年建城史。开封,一座“以古闻名以新出彩KK体育”的城市,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国家卫生城市,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持续走在前列,是国家森林城市、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,铺展出“万顷苍翠四季花香”的绝美画卷。
让森林拥抱城市,让城市走进森林。2015年,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,开封始终以人民为落脚点,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,大兴城区绿化,做大做优以绿荫城文章。特别是2019年至今,城区绿化完成投资17.28亿元,新建、改建公园绿地76个、微公园建设196个,新建提升主干道97条,对126条背街进行了绿化改造,完成绿道建设118.81公里园林绿化,城区内共计新建、改建绿化面积874.1万平方米,城市绿地率40.74%,城市绿化覆盖率41.02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.87平方米。
出门就是绿地公园,推窗就能欣赏生态美景,“一城宋韵半城水”的古城开封,水和绿占了八成,举步临水、抬头见绿的“画中景”已成为真真切切的现实。
绿满汴梁,最美开封KK体育。按照市委、市政府部署,作为城区绿化的排头兵,市城管局站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高度,抢抓绿化黄金期,以项目为引领,增绿量、提绿质,“绣花”大园林,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更深层次的需求。
打通城市绿道网络。绿道网能充分发挥涵养水源、净化空气等功能,缓解城市“热岛效应”。近年来,我市利用“一渠六河”、环城墙公园带、宋外城遗址公园带、中意湖等线形开敞空间,建设可供行人和骑行者进入的绿道共计98.75公里,连接公园、历史古迹园林绿化,把点和面的绿色升级为网状绿色,把绿色与群众多种需求有机连接,互联互通、开放共享。
推广城市立体绿化。基本不占用土地的立体绿化,能起到拓展绿化空间、防治大气污染、改善生态环境、降低建筑能耗、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多方面作用。我市全力推进立体绿化建设,进一步拓展绿色空间。其中,2021年,祥符区在拆墙透绿基础上实施县府西街屋顶花园绿化项目,在祥符区卫健委等6个单位办公楼楼顶建设“空中花园”,打造生态屋顶花园,并实现庭院内绿地共享、道路共享、停车场共享、卫生间共享、休闲设施共享等,把绿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。
全力打造花园之城。增加菊科类植物和月季的应用数量,共完成22条道路、6个游园月季推广种植,推广种植月季1.78万余株。时下,满城花开,引得广大市民争相拍照,尽情享受芳华。据了解,月季是常绿、半常绿低矮灌木,自然花期是4月份至9月份,四季开花,有红色、粉色、白色、黄色,色彩丰富,适宜开封种植,让群众在家门口闻得花香、邂逅“诗和远方”。
在绿化项目建设中,还在公园绿地内适当增加球场、书吧、驿站、座椅等设施,在强化生态效果基础上,注重经济实用、丰富文化内涵、彰显城市特色,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,让公园绿地“可进入、留得住”,提供更多游憩场地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KK体育,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。
菊花是开封市花,每年的菊花文化节更是享誉世界。我市从方案设计、场地督导、检查提升等方面,层层把关、节节KK体育验收,不断总结以往经验,融入并提升亮化辅助效果,扩大菊花扦插面积,更多使用色彩丰富的菊花与宿根花卉,展现菊城魅力。在城市入市口、景区周边、环湖风景区、大街干线沿线等重要节点布展,确保造型合理、主题突出、色彩艳丽、内容丰富,更高标准、更高水平展示开封形象。
公益宣传入园入心。把新建的公园绿地、街头游园作为党史学习教育、城市文明公约宣传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,进一步丰富游园文化内涵,促进品质、品位提升。公园绿地结合文明城市创建,统一设置公益广告牌等,让公园绿地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党的政策理论的阵地,引领文明风尚,助力创文,更好地服务群众。
人文关怀入园惠民。我市从公园、游园的选址及布局到内部设施,无不体现出人文关怀。“500米服务半径”让城区159个大型公园KK体育、游园紧密相连,宋外城遗址公园、环城墙公园、内顺城路绿地等均选在居民密集区。在规划设计上,注重营造生态型、观赏型、游憩型等多种类型的公园绿地,在植物配置上,乔灌草相结合。
夏季渐深,位于芦花岗社区的夷山生态公园一片生机盎然——远看就是一片绿色海洋,风中能闻到清新的花草香。
谁能想到这幅生态美景之前是人人避而远之的“芦花岗垃圾山”?2022年年底,市城管局以“不信东风唤不回”的执着,大干100余天跑出“清零速度”,用实干创造“绿色奇迹”。
人民就是江山,江山就是人民。城区绿化要建到人民心坎上,除了干项目扩大覆盖率,更通过见缝插绿、拆墙透绿等手段,让群众收获更多大自然,呼吸新鲜空气。
“出门见绿,每次经过都有美的享受。”这是梁苑路附近市民吕秀琴的切身感受,虽然家门口的绿地面积不大,但将周边环境提升了档次,这种“小确幸”在开封街头巷尾随处可寻。
见缝插绿、转角增绿是我市将绿色延伸到群众身边的重要举措。2022年至今,我市共建成集英街汉兴路周边小微绿地、南羊市与学院门街交叉口西南角、安康路与五大街交叉口东南角等30个微公园,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,让“推窗见绿、转角遇美”成为新幸福。
“公园建成后,有花有草有凉亭,我每天买完菜都顺路来散步,顺便拍几张美照在朋友圈里晒一晒!”2023年新建成的大兴街“口袋公园”持续释放生态红利,承载着群众的大幸福。
“口袋公园”是面向公众开放、规模较小、形状多样、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,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之间,类型包括小游园、小微绿地等,是去冬今春我市城区绿化建设的重点。
大干快上“口袋公园”,身边“小确幸”触手可及。去年以来,我市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、拆迁腾退地、拆违地等,优先选择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,按照老年人及儿童需求,打造家门口的“诗和远方”。截至4月初,建成艮园、解放大道南段、环城墙公园西南角等15个小巧精致的“口袋公园”,让绿色福利延伸到群众生活圈。
惠民是出发点和落脚点,高质量建设是第一要务。我市着重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,出台建设方案、分解任务分工,形成“市主导、区主体、市场参与、项目依附”的工作局面。 同时,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公园绿地建设理念、花境理念、节约型城市理念,实现在增加绿量的基础上添“彩”出“色”,打造具有本土特色、乔灌草复层搭配、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。
“围墙减法”换来“景观加法”。今年以来,按照“一路一景、一段一品”拆墙透绿方案,我市以“围墙减法”换来“景观加法”,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,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带。
拆掉的是围墙,拉近的是距离,回归的是绿色,收获的是民心。拆墙透绿这项普惠民生的实事,我市2020年就已开始实施。我市对机关单位实体围墙进行改造,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,把原本由机关单位“独享”的绿色向市民敞开。截至2022年年底,近30家单位实施拆墙透绿,打开了满园春色,得到了民生大认同。
星罗棋布的小微绿地、随处可见的街头游园、延伸绿色的“口袋公园”、连接贯通的绿色廊带……开封就像一座森林氧吧,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。
夏季是城区绿化养护的关键时期。有的树木生长茂盛需要修剪枝叶,有的树木出现枯枝需要锯除,有的树木病虫害严重需要防治……根据养护安排,我市抓住时机,组织工作人员实施精细化作业,让绿满汴梁实至名归。
修剪是绿化养护一项高精尖的技术活,既要剪掉病虫枝、徒长枝等,帮助苗木健康生长,又要修剪得高低错落、层次分明、大小一致,具有观赏性。这看似简单的修剪动作实则需要知轻重、懂分寸。
针对处理过的树木长势过旺问题,我市开展“回头看”工作,重点排查居民小区出入口、人行道、交叉路口等处,及时修剪长势越过“红线”的树木枝条。同时,依据市民反映的遮挡窗户、影响居家采光等绿化热线问题,我市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妥善处理,切实为民纾困解难,并结合季节特点,对极端天气造成的倒伏问题及时处理,扶正加固树木。
此外,对大树遮挡信号灯、警示牌、监控摄像头、触碰电线等情况,及时与交警、公安、电力部门沟通,出动高空作业车辆,彻底消除安全隐患。
在防治病虫害方面,开封对症下药,对柳树、杨树等苗木插药,防治钻心虫,及时安排专人对园区进行检查巡视,检查美国白蛾疫情,有效进行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,让苗木绿意更浓。
撑好“保护伞”,护好“活历史”。一棵古树,就是一段历史,我市用好“绣花功”,撑起“保护伞”,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古树名木,让其“老有所依”,保持古朴底蕴,焕发新的光彩,做到“一树一档一策”,让古树名木绿色长存、城市乡愁永续。
开封最古老的一棵古树是位于繁塔旁边的国槐,树龄1000余岁。经过精细化管养保护,它长势良好,夏季树冠如盖。
2017年2月,开封被列入全国首批四个“智慧园林”试点城市,由市城管局搭建的智慧园林管理系统(简称智慧园林系统),于2018年6月完成验收、投入使用,并不断升级,将全市各类绿地分为169个养护地块,建立169个园林管理网格,纳入养护单位5个,日常巡、管、养人员300余人,形成园林管理多层次、多范围协同的工作模式,共采集到养护日志96万余次,上报园林事件17万起。
除了实时掌握管养人员信息,系统提供的事件上报、事件确认、事件处置、事件复核、事件办结等功能,建立了园林事件的全流程监管模式,特别是梳理了园林事件的责任划分,实现园林事件自动分派。
试点即示范,躬身开新局。按照住建部要求和市委、市政府部署,市城管局加快园林绿化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建设,推动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,推进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,至今已初具成效。
以堆肥处理作为绿化垃圾循环再利用的主要手段,将废弃物中残留的营养元素返还给自然,不断推动绿化垃圾资源利用率最大化,使其应用范围更广。
每一点绿、每一片绿,最终汇成满城的绿意、满城的生机、满城的希望。生态文明的汴梁城让每一个居于斯、经于斯、游于斯的人都能感受到宜居宜业宜游的自在。